朗心致远 2023-02-24
近日,引发热议的江西上饶铅山县高一某学生失踪案最终尘埃落定,公开的证据表明,这是一起学生因抑郁而自杀的典型事件。
该同学的案件受到广泛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以一种离奇的方式失踪了,持续地引发了公众的追问和舆论的聚焦。而事实上,中学生自杀事件并非个例,还有更多徘徊在抑郁与自杀边缘的孩子们存在。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一个人曾考虑过自杀。《2022年中国青少年自杀报告》中提到,仅2022年这一年就有约10万的青少年自杀,自杀率位居世界第一。
如果说,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在青少年人群中,一幕又一幕悲剧已经发生过,只是因为传播有限,并没有引发人们强烈的关注,那么今天,这个受到亿万人瞩目的事件,把残酷的真相摆在了所有人面前,以振聋发聩的声音敲响了警钟。
“如果我不活了,将会变得怎样?”这是一个陷入深度痛苦中开始怀疑人生意义的年轻人的发问。这也是重要而危险的信号。如果家长和学校对此有敏感性,一个年轻的生命可能免于悲剧。但可惜的是,身边没有人听到、听懂,没能给出及时而恰当的回应。
这样的声音早该被听到,这样的心理问题早该被发现。但是,遗憾的是,周围的人们似乎看不见,听不到,感觉不到,处于困境中的年轻人只能越陷越深。
我们的眼睛总是去看我们想要看的,回避我们不想看的,去听我们想要听的,回避我们不想听的。所以,我们对于处于困境和危险中的呼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得不说,我们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陷入一个极大的误区,我们的注意力有意识地投向了我们想要追求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指向了学习成绩,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更多更重要的东西,比如,青春期的孩子们经常追问的人生意义。
人为什么活着?人为什么成为万物灵长?如果只是动物属性,活着只是活着,那不过是一副移动的皮囊。人活着自有意义,这种意义或对意义的探寻先天就有。正如孟子说的“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为仁义礼智的开端,自人出生就已经在我们的心灵里扎根。人活着要有使命,承担起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互爱、互敬,互助,而不是“一分干掉千人”式的功利竞争。带着意义感而活,无论身处什么境遇,都可以选择坦然面对,也会觉得人生值得。
可是我们的教育很少探讨这些问题。
学生中流传着一个视频,说的是一个外国人看到半夜时分,对面楼房里灯火通明,他不解地问,这里是工厂吗?一个中国人告诉他,不,这里是学校……我们的学校,特别是中学,变成了加班加点的流水线生产车间,一个个鲜活的年轻人都成了流水线上按标准生产的产品。
当我们的教育偏离了自然规律,违反了人性,悲剧就注定了。
现实很魔幻,人们宁愿相信一个同学的失踪是一起人为伤害事件,也不愿意去相信这是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自杀悲剧。从家长到公众,人们不愿意看到,孩子会出心理问题,而严重的心理问题会导致自杀。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忌讳心理,也反映了广泛的回避心态。
这个局面已经持续得太久了。上海中学生跳高架桥事件,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事件,直到今天的江西上饶高中生失踪案,一幕幕悲剧在用血的代价发出警醒:是时候醒来了。
现在,很多自杀悲剧发生在校园里,我们就以为是学校出了问题。坦率地说,学校确实有责任,但产生问题的根源却往往不在学校,而在家庭和社会。
现在,整个社会的主流教育观念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今天努力读书,是为了明天有选择的权利”。这些观念流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那个时期,考上大学是很多普通人能看到的唯一人生出路,确实也有一批人用事实证明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然而今天,这些曾经励志的教育故事却在显现其矫枉过正的一面。当全社会所有的家庭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场惨烈的全民教育内卷大戏就轰轰烈烈地上演了。
应该说,我们的教育资源比过去增长了许多,而考学的人数却在随着出生人口的下降相应下降,人们本可以感觉到拥有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未来有更多的出路,但是,高考指挥棒曾经留在人们心里的焦虑依然在精准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甚至更加变本加厉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还普遍地活在不好好学习就没有出路的焦虑和恐惧中。这是整个当前教育形势背后最强大的推动力。
学校经常在两难中徘徊。一方面,管理中虽然倡导重视素质教育,但是实际考核中,还是以成绩论英雄,这导致学校并不能真正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而是很实际地选择性忽略了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加大了对于学习成绩的偏重。另一方面,家长们在对大形势的焦虑判断之下,互相竞争,暗中比拼,眼睛都盯在孩子在分数上,学校也必然会迎合家长的心理期待,与家长形成合谋之势。
这样的局面非一日可形成,也非一日可以改观。可悲可叹的是,在这条弯路上,我们走得太远了,以至于有相当数量的年轻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自伤、自杀的年轻生命,对人生的理解,比常人更敏感,比常人有更多对美好的期待。他们因为失望,以至绝望,所以离开。他们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表达绝望和反抗。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部门也反复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为什么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如此滞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地方在发生着相似的悲剧?
这并不是简单地从某一个个人、家庭或者学校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频繁发生的悲剧显示的是系统性的问题,而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在参与其中。要想改变这个局面,不仅需要家庭和学校在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做出改变,也需要全社会从认知上进行调整。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我们究竟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国家提出“三全育人”的要求,这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来理解育人,又如何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如果我们不想在更多的青少年身上看到自杀悲剧,那么我们必须要做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让教育早日回归根本。我们必须走出把孩子当成学习和考试工具的历史,告别那条充满血泪的老路,去开启新的可能性,而新的可能性建立在我们如何去理解人的基础之上。
我们能不能全面地理解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的需要?一个年轻人,除了有学习知识的需要,还有安全的需要,被尊重、被爱的需要,还有发展和成就自我的需要,这些我们都看到了吗?
我们能否不把目标锁定在短期的分数上,而是把人放在一生的长河里观察?要知道,学习也只是人成就自己的一个方式,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心理学家早就发现,一个人的一生是否健康、快乐,是否成功、幸福,基本上不取决于学习成绩,而更多地取决于他是否拥有健全的人格、应对压力与挫折的能力、追求目标的勇气、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信念。这些正是我们所强调的心智素养。
当一个人是心理健全的,他自然是热爱学习的。而且,他可以去选择他热爱的方向,去实现其人生意义的最大化,这在客观上也能促进我们的社会朝向更加健康、有活力、有秩序的方向发展。
培养全面的人,让青年人感到有希望,这有赖于我们的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也有赖于每一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担当起责任。
我们,不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或是管理者,能否听一听孩子们的心声?能否停止把我们曾经的焦虑投射在下一代身上?能否从自己做起,去重新认识我们的孩子,去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也许,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无力改变大的局面。但是,我们每个人又都是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哪怕一点小小的改变也有可能成为大的改变中的一点积极力量。作为一个家长,可能只是不要那么逼迫自己的孩子,让他有一点玩的时间;作为一个老师,可能只是给学生几句温暖的话语,不拿分数去衡量学生的好坏。
新的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真希望在这个学期开始之初,有更多的学校这样做:去关心一下经历了疫情封闭下长期上网课的学生们,重新回到校园的他们还好吗?做一些心理健康筛查工作,了解一下大家的身心状态,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必要的关怀和帮助。学校自身力不能及的,邀请专业力量的协助。除了把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安排好,更应该去做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的工作,为孩子们开设这样一门课程,让他们了解自己,认识人生发展的规律,知道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如何去求助,让学生们有了压力可以释放,有了情绪可以宣泄,有了苦恼可以化解。
还有,家长们,老师们,都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常识,一方面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另一方面能与孩子们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孩子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有能力识别出问题,及时提供帮助。
警钟长鸣。记住教训,从我做起,为促进这社会更美好,给孩子们提供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贡献一份力量,这也算是对逝者的敬畏与安慰吧。当我们的社会能从过度功利主义和广泛性焦虑中调头,转向尊重自然之道,培养人的良知,激发人性中的善与爱,我们就有可能把陷入黑暗的孩子们引向光明。
天下兴亡,责任在我。社会心理健康,责任在我。
作者:舒心(朗心心理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