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集会议、论坛、培训、专业知识、行业动态为一体的新闻内容,及时为大家呈现。

  400-8799-525
 

工作督导2丨咨询师该如何了解来访者、促进信任关系?

朗心致远 2021-05-11


校园危机干预研究中心邀请徐凯文老师和百余所高校的心理工作者开展了工作督导会议,会议中多位老师就工作中遇到的危重难个案提出问题,下文为我们汇总的徐凯文老师在督导中给予的部分回答。

问:来访者主动求助又不愿透露信息,咨询师该如何促进信任关系?

答:

1.提前建立学生基本档案

 

当来访者主动求助又不愿提供信息时,我们需要提前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既往经历、人格特质等。

徐老师在会中提到,他更多通过高校危机干预系统(观心系统)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通过既往经历、人格特质去预测自杀风险。比如,在大一的时候经过测评未发现学生有极高的自杀风险,但这位学生有原生家庭的创伤,有自杀经历,就决定了他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学生。所以基础的心理测评很重要,这会帮助我们判断学生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2.专业知识与技术


根本上来讲,能够促进信任的方法就是充分真诚的态度和共情的技术

相比之下,容易的是倾听和共情(当然就这两项技术单独来说,并不容易);难的地方是,我们要对有自杀倾向的个案有理论上的认识

根据徐老师的经验而言,如果能够说出学生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对他能深入的理解和共情,这时候是最容易建立关系的。所以危机干预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在一次谈话的机会中与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而且学生还会对学校抱有某种担忧和敌意,比如担心学校泄密。)

 徐老师在这里为我们举了两个例子。

学生1与学校对抗非常严重,以死要挟(吊死在学校门口)。根据徐老师的分析,一个人太脆弱才会以死来博得别人的关注,迫使别人同意他的意见,所以他有这样的表述就说明他有某种心理创伤或者心理上有极其自卑和失控的感受。

 学生2也有类似状况,徐老师此前了解到,这位学生原生家庭有很多状况,他与父母关系极其恶劣。他自杀的诱因是失恋,所以在院系与这位学生谈了一周无果后,徐老师与学生谈话,只一句话就令来访者态度转变,当时谈的是“当你的女朋友和你分手的那一刻,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在乎你和爱你了,所以你不想活了。”徐老师这样说的原因是知道他认为他的父母都不在乎,都讨厌他,都觉得他是神经病。所以这样说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心门。 

以上例子都说明,要与来访学生建立信任,需要咨询师对人,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心理有深入、系统的了解。

想了解和参与更多关于工作督导的内容请点击:心理危重难个案,学校咨询师不该一个人战斗!——学校心理中心大查房式工作督导模式